首頁 » 討論區 » 討論區內容
澎湖縣 馬公市 北辰宮
default_user's photo

北辰宮

討論:1 相片:0 瀏覽:664
澎湖縣長安里中正路7巷4號 朱府王爺

討論標題-「北溟浪靜五王起駕未來必定風調雨順」「辰宿光輝六合遊巡此去仍然物阜民康」

「馬公北辰宮」代天巡狩李、黄、劉、白、蘇五府千歲98年4月25~26日吉時寵臨行
臺「澎湖東安宮」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6月7日化吉。

逢43年澎湖宗教盛事總統 馬英九98年3月9日祝賀電


「北溟浪靜五王起駕未來必定風調雨順」
「辰宿光輝六合遊巡此去仍然物阜民康」

"王爺"出生於隋朝。唐朝貞觀年間(西元618~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微服出遊時遇險,王爺捨身救駕有功,皇帝乃親賜進士出身,當時救駕者共36人,亦一併賜封進士,36人義結金蘭。後來36進士奉旨巡狩天下,不幸在海上遇險,36人同時罹難,太宗痛失功臣,信其成神之說,追封「代天巡狩」,並建巨舶,王船上御書「遊縣吃縣、遊府吃府」(封神榜另存一傳說)。「燒王船 」祭典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一直是台灣地區最著名且最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燒王船的原意是送瘟出境,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王船祭」至今仍籠罩著神祕色彩,王爺是訪查民情監督地方官吏,王船是仿效古代戰船,採用柳安或紅檜等高級木材,施工相當費時,在安龍骨時開始建造,中軍府先安座,以便督視王船的建造。王船造型優美宏偉、雕工精巧細緻,彩繪圖樣多以代表尊貴吉祥的龍鳳圖案、歷史故事和傳奇神話中的人物為主,所繪圖案鮮活細緻、色彩豔麗,精美程度堪稱全台之冠,因而有「王船故鄉」的美譽。

「歡聲四起遠來近悅群黎絡繹慶王駕」
「迎鼓三巡老喜少忻滿殿繽紛迓寵臨」

造王船關都督中軍府安座
關都督中軍府是代天巡狩千歲爺的前鋒,其安座儀式亦代表神界已進入祭典的準備期,先恭請中軍府安座王船才可正式建造,督導王船的建造是中軍府職務之一。

進表
進表,即由諸董事成員、四甲長老代表全市庶民,跪拜呈文,恭請居於天河宮的千歲爺屆時駕臨,為地方淨域除疫,帶來各業豐收,在廟埕設置天案,供擺牲果茶品,主祭人員進行祭儀,恭讀表文,三跪九叩首,一切按例進行,最後焚金燃炮,儀式即告禮成。。
設置代天府
代天府,千歲爺奉旨按察之臨時駐蹕行館,府衙的佈置,即是祭典正式的揭幕;殿內懸繫黃色綾幔,上書「代天巡狩」,置案桌、王椅、香爐、花瓶,及堂案上必備物品;其設置時間在請王之前二至三日舉行。
殿內設置完畢後,即是王府上樑儀式,祭拜禮儀亦按例進行,祭拜、恭讀疏文後,由專人將太極金、素粽、五榖,綁在廟埕雨棚上的中樑,儀式即告完成,焚金鳴炮,自始閒雜人等不得進入廟內。

請王
又稱「請水」,是整個平安祭典的開場,所有參與的隊伍全部集合,恭候乘船到來的王駕,以擲筊來確定千歲爺是否已到來,乩童上請王台,報寫大千歲姓氏,如姓氏正確,馬公北辰宮人員則當場宣佈,頓時歡聲雷動,鑼鼓大作,之後各寺廟整隊依序出發繞境。

過火
過火,道教中借火清淨去穢之儀式,馬公北辰宮人員將木材分成五堆,代表五營借五方聖火燃燒木材,法師亦調五營兵將守衛五方,以防邪祟侵入,持咒符、撒米鹽再藉助清淨火堆,開啟火門等待隊伍過火清淨。

繞境出巡
繞境的目的,是藉著神威消除地方上的邪祟、疫疾,使地方潔淨不受外力干擾,讓信眾過著四時無災、合境平安的日子;第一天繞境前,王府先會「放榜」以告世人,崇善尊道、諸惡莫為。各廟宇、民宅皆設香案,清花素果,燒金放炮,以迎王駕,街道鼓樂響天,神轎、陣頭、隨香信眾、觀眾來回穿梭,各陣頭無不渾身解數展獻平日所學,人們爭相觀看,民眾的心情莫不興奮激動,此時的氣氛只能用「天地人神共歡、全市熱鬧沸騰」來形容了。

祀王
據清誌記載,迎王建醮必定設宴祀王,澎湖亦然,當王駕蒞境安座,早晚各祀王一次,直到送王為止,祀王所進獻駕的食品有,糕品、茗茶、水果、壽煙等,儀式在悠揚的古樂中進行,每項食物一一由諸董事及四甲長老進獻,藉莊嚴的禮儀來表達澎湖人對代天巡狩千歲爺的尊崇與信賴,以祈神佑洪福齊天。

遷船試航
遷船試航王船遶境,舉行的時間在送王之前負責王船各項器具,船身、中桅、前、後桅和桅帆,前、後錠,隊伍浩浩蕩蕩遶行馬公市主要街道,雄偉的船身、神轎、吹班、轎班、澎湖東安宮「紫雲門武術團」的十八般武藝古兵器及醒獅隊,每個團體、陣頭無不耀武揚威,科典人員開始為王船添載,舉凡辦公用品,餐具、炊器、衣物、日常用品、食物等等,好讓千歲爺滿載而歸。

和瘟押煞
當王船正在添載時,廣場的另一端亦正進行和瘟押煞的儀式,在舉行舊俗之地方,除恭請代天巡狩千歲臨境出巡收邪除疫之外,亦得借重法師的道法、經文,奉請仙界高真,各界神衹、瘟神,高抬貴手不降疫疾,若和瘟對頑劣的疫鬼無所作用時,法師亦再作一場押煞去穢的的武場,借八卦米篩、七星劍、牛角、油鍋、草蓆、掃帚、押煞旗所付予之法力,將各界煞神、疫癘一一押上法船,以達舉行平安祭典的最終目標。

宴王
自王駕駐蹕馬公,早晚皆以素筵祀王,送王當夜吉時,馬公北辰宮及行臺澎湖東安宮殿內大設宴席,滿漢全席的菜肴一一陳列,由諸位董事、四甲長老代表全澎士農工商,呈請千歲享用盛筵,以表全澎崇聖之意,當時殿內燭火高照,沈香裊繞、笙樂揚起,祭司將各式菜肴呈請千歲享筵,殿內氣氛「執事嚴謹、跪進酒食」。

北闕恩開李黄劉白蘇五府王爺將起駕
辰宮壯麗儒釋道耶回萬宗教主亦騰歡

送王
最後一天吉時,炮聲三響,參與送王之隊伍依序向海岸行進,寬敞的街道此時已擁人潮,送王的地點更是水洩不通,當王船就定位後,轎班、馬公北辰宮人員、信眾共同合力將一袋袋的金紙、米豆包等等,把王船堆成矗立的雄姿,面向回程,立桅、懸燈、升帆,一切就緒,恭請王駕上船。

「歡聚四旬年錫福無疆萬戶禮儀酧德澤」
「送行數十里鴻恩永篤千家祀典報仁功」

啓航時辰一到,法師開條水路直通外海,收錨鳴炮,火勢在沈香粉與金紙的助燃下,王船已被熊熊的火焰包圍,亦代表無形的王船已順風啟航,航向那遙遠的天庭,直到五更天虔誠香客目睹祈福王爺揚帆天河始離去。

「行權據理鋤強扶弱牛鬼蛇神皆攝伏」
「臺上施仁恤老憐貧凡夫俗子盡沾恩」

馬公北辰宮(北甲宮)上次王船祭送王的時間是在民國五十四年,當時代天巡狩行臺是在馬公北辰宮的世交澎湖東安宮,之後又「恭迎代天巡狩王駕」及「過神火」、「王駕出巡」、「陸上行舟」繞境,事隔四十四年擲筊訂於民國98(2009)年國曆4月25至26日【農曆4月初1日(星期六)至初2日(星期日)舉行「送王大典」,代天巡狩王駕行臺同是馬公北辰宮的世交澎湖東安宮,且是台灣最大的王船祭典,屆時旅台鄉親及各地廟宇定同時回澎共襄盛舉,全馬公市將熱鬧沸騰。

「歡聲震地夙世深交五王列聖不辭遠」
「迎炮冲霄此時薄禮七保貴賓盡寵臨」

澎湖東安宮位於澎湖國家風景特定區菜園,紫雲黄氏始祖黃正束、黄正伍兄弟於明崇禎年間1636由福建泉州晉江內厝永和鎮渡海來澎蓮花山脚菜園定居,菜園盛產生蚵、海鱺、石斑、小管、丁香、魟魚,境內有澎湖國家風景特定區管理處、菊苑、雙湖園、生命紀念公園、國家水鳥溼地保護區、獅子山隧道、古煤坑、星光閣樓海洋牧場、星月小樓民宿、菜園漁人碼頭、自行車道、紫雲堂宗祠、紫雲門武術館的十八般武藝古兵器及醒獅隊。

「歡慶只二天聖德昭昭上下尊卑同景仰」
「送行幾十里威儀赫赫士農工賈盡輸誠」

送王行臺設於澎湖東安宮,啓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於李哪咜的師父太乙真君度祂至行宮「東安宮」而得名,石泉、菜園、前寮三合里合祀朱府王爺菜園取香爐分祀時,李府元帥仍禮賢朱府王爺為東安宮主神,殿內存有道光元年桐月古對聯「菜藉神光永茂盛」、「園憑靈氣長豐盈」與光緒十年「赫濯聲靈」古匾暨「澤庇蒼生」九龍金匾,彫刻大師黃玉瑤的郭子儀拜壽圖,洪根深教授畫家、書法家等的龍柱彫塑對聯、黄榮輝教授畫家的繪畫,以及黄榮輝繪澎湖東安宮祝賀本篤十六世教宗登基的賞畫圖,殿內懸掛着紅底裱框的澎湖東安宮大事記,自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偕所羅門總理)、馬英九歷任總統與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博士、謝長廷行政院長、2009年6月20日劉兆玄行政院長均蒞臨菜園;澎湖東安宮,遊客浸信其中美不勝收,近年來澎湖國家風景特定區管理處、澎湖縣政府文化局、馬公市公所己陸陸續續將菜園周邊海岸風景規劃成馬公市的後花園,是市民之福。
五府千歲生日:
李06/22、黄06/06、劉08/11、白02/08、蘇10/09

討論回應
「北溟浪靜五王起駕未來必定風調雨順」「辰宿光輝六合遊巡此去仍然物阜民康」
澎湖馬公市菜園里將軍廟,祀奉天下名將伏魔大將軍、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國曆101年1月6日(農曆100年12月13日、週五)午時(11點15分)重建入火大吉,澎湖北辰宮、澎湖東安宮、高雄東安宮、高雄高吉武聖殿共襄盛舉。
訪客
寺廟搜尋
祭祀主神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
五府千歲
五府千歲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
明明上帝
明明上帝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地藏王
地藏王
呂洞賓
呂洞賓
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
三太子
三太子
神農大帝
神農大帝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
城隍爺
城隍爺
開漳聖王
開漳聖王
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
瑤池金母
瑤池金母
齊天大聖
齊天大聖
萬善公
萬善公
褔德正神
褔德正神
彌勒佛
彌勒佛
濟公
濟公
鍾馗
鍾馗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如來佛祖
如來佛祖
觀音
觀音
媽祖
媽祖
系統統計

文章數: 19

瀏覽人數: 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