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標題-澎湖東安宮大事記(待續)
明崇禎年間(公元1636年)黃正束、黃正伍兄弟自閩來澎定居馬公菜園,澎湖東安宮成立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殿內存有道光元年桐月之樟木古對聯,「菜藉神光永茂盛」、「園憑靈氣長豐盈」,座落於馬公市菜園里46號,堪輿穴格局坐壬向丙兼子午。分金辛亥、辛巳、大吉。北臥獅子山(又名犀山)祥獅獻瑞,西向獅吼,避凶趨吉,作躍起狀,山勢凸峰凹谷狀獅身,東臀渾圓均勻,雄獅甩尾,利爪趾圓,蓮花生宅,山內隧道縱貫經緯血脈相連,凹谷淨水池源,心臟活絡,護國佑民,鎮守馬公。內局南勢山頭賽神龜,前面山尾映蛇纏,共把水口,真武足踏龜蛇手執七星劍(粗石灘)懷印訣,庭前南塭浮水配相印,近身塭仔藏底懷玉璽。外局龍騰虎躍居東西,金龍吐珠(過港山);騰海盤東山,虎威(望安山)躍越扼西巒,南向遠眺一字文星案(鷄母塢山為案桌)。
公元1850年李府元帥(李哪咜)預言詩:「菜園仁里姓黄多,正束肇基費苦勞,夜靜似聞鷄報曉,晨清更聽獅吟歌。開元蓄水蓮花上,遷徙佳城鱟尾坡。架上金矛精武器,堂前彩筆展文韜。七星照耀登雲盛,四斗旋繞步月高。響應台澎興廟宇,移山築港境安和。」,奉行之宗教哲理「統之在道為一本」、「散之在理則萬殊」,因此主神朱府王爺尚未由石泉里朱王廟分靈各自祀奉時(公元1884年),東安宮於1821年即已成立。
公元1878年成立紫雲門武術館,第一代武術宗師掌門人黄彬,生於公元1860年(清咸豐十年),殁於公元1924年(日本大正13年;民國13年),受教名師武藝在身,任台灣鎮台總兵,第五警備區澎湖水師營副將武官,戎裝白駒訓練菜園子弟十八般武藝,孕育出黃樂之丈二捶,黃佃之一陽穿牆指,以及旅日武術高手黄存筆,生於公元1825年,自幼習武,遠赴日本入軍校,升任武官,劍道、柔道八段,娶三名日本女子為妻,元配茂子,二娘名不詳,三娘笑美,與日本閣員及蔣經國相交甚篤,在東瀛日本成名的
菜園人尚有音樂家黄清石、黄清美父女。
公元1884年(清光緒十年,歲次甲申端月)立出自詩經商頌之「赫濯聲靈」古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