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標題-法華的家風。
法 華 家 風
法華禪寺上至住持,下至所有住眾一律謹遵文中所示:法華禪寺上至住持,下至所有住眾(含各分寺支構等),在臨終時,住寺期間所購置之動產、不動產,無論用任何名義,均歸屬本寺所有,其親屬不得繼承。所有住眾身無半文,一切經書、衣物等日用品全歸法華禪寺,所有住眾不得爭執;圓寂後,不發喪、不發訃聞、不開追悼會,凡起龕或火化莫請法師說法種種儀式,圓寂後ㄧ切禮懺放焰口超薦佛事莫做,唯念大悲咒及觀音聖號或觀音六字真言。
奉勸所有住眾、信眾,時時反省為要。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ㄧ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望爾廣結佛緣,自度度他宜早!
佛教需要三種人:
第一、要有真正會修持而又能以身作則,獻身教化度眾的大德。
第二、要有會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的高僧。
第三、要有會為佛教,為眾生做事的人。
如果又不能作修持,又不會講經說法,但是肯獻身為佛教、為眾生犧牲出力出錢的人也是功德無量。最怕是吃了飯什麼事都不做,只會講些是是非非的人,這樣真是對不起佛陀,對不起眾生,更辜負了自己ㄧ生!
法華禪寺所有住眾,最重要的是在於有沒有做修行人的品德,宗教家的風範,慈悲喜捨的愛心。平時日常生活中要修福、修德、修慧所累積的德望,才能有感召的力量,自然就會法緣殊勝。不要怕沒有信徒,只怕自己沒有福報、德行、願力和智慧。
如何用真心去感召才有力量?
第ㄧ、要不著名利相,不染雜俗事,所以沒有是非煩惱。
第二、要ㄧ生不斷的持大悲咒、觀音六字真言或觀音聖號,自然「身、口、意三業清淨」身心莊嚴,心地光明。
第三、要時時刻刻真心與諸佛箁薩相應過日子。
人人短短的幾十年光陰,很多人一生卻ㄧ無所成,能為佛教建功立業,荷負重務,造福於國家社會說何容易。
一個團體想要興隆必須具足各種條件:
第ㄧ、要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才能感化一切眾生。
第二、要有能主持教務的人,才能推動教務健全,行政體制。
第三、要有精通博道的專業人才,才能推動教育文化慈善各種事業。
第四、要有大法師才能弘法利生。
第五、要有以佛教為主體,共同來推動佛教的如來家業,弘法ㄧ切利生事業,此乃法華的家風。
人生要對生死無礙,自由自在,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可是有的人即不如是,ㄧ生在貪嗔痴中打滾,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至死不自覺、不自悟,既貪生又怕死,坐臥不安,故ㄧ切處,一切時,事事「看不開,放不下,又提不起!」到頭來黃梁夢覺,ㄧ切歸空,最後迷迷糊糊地帶業往生,可能不是去西方?豈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