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崙福成宮源於前清道光二年,大加蚋堡中崙殷域內七姓→陳林李朱劉廖鄒,擁有土地300餘甲,各以大家戶耕農,安居樂業,年慶豐收,感霑神祗默佑,在水圳源頭中崙410番地興建神廟。
到清光緒壬午年才集資完成福成宮,廟宇面臨古池,山環水泡,福神鎮座,神威顯赫,護境至美。地方日益盛,香煙遠近咸馨。歷至1958年間,因年久失修,眾議遷建,集資遷建,1959年成,萬家香火,廟宇莊嚴。但因舊址基廟方才把坐向東的廟宇1975年遷以坐北朝南共建156坪。兩層樓宮殿式建築,地下室兼作講堂,氣勢雄偉,殿宇清新。
福成宮在台北市民大道4段(原縱貫鐵路旁)已經20多年後,由於年久未修,各項設備陳舊不堪,經董事會決定整建,水電全部更新,頃樓神龕採樟木雕刻,天花板彩繪,2000年歷時半年完成,迄今為台北地區最雄偉壯觀的土地公廟。 |